初中語文教案大全:
《我的讀書生活》
[教學目標]
1.把握文章脈絡,理清文章思路。
2.學習作者酷愛讀書的優(yōu)秀品質。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閱讀書籍的積極性。
[教學重難點]
在整體把握可課文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讀書生活進行探究學習。
[教學安排]
1.抓課文中的關鍵詞語以及關鍵語句來幫助理解課文內容。
2.合作探究三個話題:讀什么書?怎樣讀書?為什么讀書?
3.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思維。
[教學步驟]
一、導人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有關于讀書的小故事或者讀書的格言?(“孔子讀書,韋編三絕;匡衡讀 書,囊螢夜讀;孫康讀書,鑿壁偷光;孫敬頭懸梁,蘇秦錐刺股;高爾基集蠟讀書,張海迪身殘不忘讀書。)書是光明的使者,是航標,是燈塔,是滿載希望的風帆,是我們的引路人。人生的道路 上有了它的相伴,我們更能感受到生活的豐富和絢麗多姿。今天就讓我們一 起走進飛機沒計師雅科夫列夫的中學讀書生活吧!
二、整體把握,感知課文
(一)快速閱讀文章,勾畫關鍵語句,搜集文中信息,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二)把握文章脈絡,理清課文思路
1.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回憶了自己中學時代的讀書生活?
作者主要從自我酷愛學習,讀書興趣廣泛,注意文理綜合和老師教學循循善誘兩個方面來回憶自己中學時代讀書生活的。也就是說分別從學生的學和老師的教兩個角度來進行回憶的。
2•小組交流:你是怎樣理 清文章思路的,告訴大家你的方 法。
3.師生交流:共同歸納小結方法:
課文第二段兼有總起和過渡的作用,第一段概括了我中學時代酷愛學習,注重綜合性學習之后,作者用一句“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老師的循循善誘”引出下面內容,然后用“描述童年時代,我不能不提到書籍”這一句引出對所讀書籍的具體記述,最后用一句話總結中學讀書生活的感受。
要學會抓文章的關鍵語句,總起文字概括全文要旨,文章開頭的句子或語段往往是全文的總起。過渡文字暗示全文脈絡,一般是總結上段內 容,概括提示下段內容。
(此部分學習旨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探討理清文章思路的途徑和普遍規(guī)律,初步了解作者酷愛學習讀書的優(yōu)秀品質,為后面學生進一步研讀探究打下基礎。)
三、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學習
(一)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1.你覺得作者的讀書生活中哪些東西特別值得我們學習?
2.談談你對讀書的看法?
(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對文本 的理解,自己的生活體會和經(jīng)驗暢談自己的感受,引發(fā)學生對“讀書”的思考,對“讀書”的關注。)
(二)自主合作探究:
探究主題一:“讀什么書?”
你是否領略過沉浸在書海中的滋味?世界名著,讓你看到崇高的思想碰撞出的火花;科幻小說,帶你進入那神秘的宇宙;童話故事,7,1:你幻想那美 好的世界。
1.課下安排學生調查初中生喜歡閱讀哪一類作品或哪一位作家的作品?
2.根據(jù)調查結果,學生確定推薦內容,推薦形式。
(內容:名著、小說、科幻、童話、散文 等。形式:講述故事、朗誦原文、表演片斷、展示資料、談感想等 。)
3.教師推薦閱讀書目及報刊雜志:
(教師應強調學生選取那些對自己思想,生活,學習有啟迪意義的作品,引導他們認識好的作品對陶冶情操,培養(yǎng)優(yōu)良品質等方面的作用。)
探究主題二:“怎樣讀書?”
1.教師出謎語:千層寶典一翻開,黑白縱橫一排排。歷代往事它記載,知識沒它傳不開。(請打一物)謎底為書。
2.討論交流:我們應該怎樣去讀一本書?
(小組內部交流討論:講出自己讀書的方法,相互討論,評價方法是否有價值,對所提出的方法進行整合。全班性交流合作,各小組推選代表提出方法,在教師引導下篩選出最有效,最適合學生們的讀書方法, 教師也可進行補充?赏ㄟ^投影全班展示)
(1)描述一下你讀這本書時的感受(愉快、悲傷、解 脫、憤怒或充滿希望等),并解釋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
(2)想象你就是書中的某個人物,根據(jù)“你”的經(jīng)歷和感受寫一本日記。
(3)想象著對書中某一人物進行采訪.你可以問他有關書中的內容,也可以對他問任何問題。用你自己的語氣提問,然后用該人物的語氣進行回答。
(4-)給書中的某個人物寫一封信,給他提提你的建議。
(5)想象你就是這本書的作者,描述一下書中的人物在本書誕生之前的幾年或之后的幾年發(fā)生了什么。
(6)寫出書中的主要問題或沖突,有哪些人物被卷進去了,結果怎樣?
(7)根據(jù)該書表現(xiàn)的某個主題寫一篇短文。例 如.如果該書的一個主題是友情,你可以寫一篇關于友情的文章,并用上書中的例子。
(8)創(chuàng)作一首濤歌、歌曲或一個故事來表現(xiàn)書中的人物、沖突或主題等。
教師小結:品析作品,評價閱讀過的作品,抓住作品的思想內涵、藝術風格。感悟生活,運用作品的思想內涵指 導自己對生活重新認識 、解釋自己生活中面對的疑難問題。傾訴自我,運用閱讀所得,抒發(fā)自我、沉淀生活、勉勵他人。把握一根主線上的三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我們的讀書活動過程將是充實、愉悅、實效的!
探究主題三:“為什么要讀書?”
1 .教師講述:
片斷一:某生到家,鞋子書包滿屋子亂飛,嘴 里直嚷嚷:“唉,累死了累死了,這書是沒法讀了,媽,你得想想辦法,讓我休息休息吧 ?不然,、我明天就不上學了,看你怎么辦?”媽媽嘆了口氣:“我也沒法子呀”!
片斷二:某男士在擁擠不堪的車上津津有味地讀書。忽然,他的腳被踩了一下,生疼生疼的。他緩緩抬起頭,滿眼的憤怒和鄙視, 正準備找人理論理論,忽然,他看到一只手伸進了一打扮人時的女十的錢包。男十的憤 怒和鄙視漸漸被猶豫和恐懼替代,進而一種幸災樂禍占據(jù)了他的眼神。他欲言又止,終于徐徐將眼光收回,輕輕合上了書本,閉目養(yǎng)神。嘴里還不忘哼起了小調:“生活需要七色陽光……”
2.學生暢談自己的感想,自己的思考。
3.你會對片段中的學生,男士說些什么?你會給他們什么建議和忠告?
師生共同小結:讀書能使人明智,能讓人的心靈得到一種慰藉,但是若將讀書視為一種負擔,一種壓力,消極對待,而不把他當作一種責任,當作回報父母、回報社會的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沒有真正吸取書中所富含的營養(yǎng),那么讀書時沒有用處的!讀書若只將眼光盯到伸手可以觸摸到的現(xiàn)實利益,如位子、 票子、房子等,卻失去了作為人最起碼的同情心、正義 感、責任心,這是對書的褻瀆和玷污。書是聯(lián)結人類正 義、良知的紐帶。他引領我們走向高尚人性的彼岸,那里有正直、誠信、友愛和關 懷。
(本部 分學習針對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 學習方式,安排學生進行合作調 查,推薦賞析,討論交流 ,暢談感想多種學習模式,將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引導學生圍繞讀書生活實際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探究)
四、拓展學習,培養(yǎng)能力
以“家鄉(xiāng)文化”為研究課題,從飲食,民居,古建筑,語言,習俗等方面查閱相關書籍資料,完成資料收集整合后,寫一篇小論文。
更多關于初中語文教案的學習資訊,請學友加好學網(wǎng)官方微信號(責任編輯:haoxuee)
學友請微信搜索好學網(wǎng),或加公眾號 haoxueecom 獲取更多學習資訊!
|